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25篇
  免费   107篇
  国内免费   39篇
教育   4198篇
科学研究   502篇
各国文化   16篇
体育   267篇
综合类   267篇
文化理论   3篇
信息传播   318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4篇
  2022年   62篇
  2021年   99篇
  2020年   159篇
  2019年   130篇
  2018年   122篇
  2017年   105篇
  2016年   106篇
  2015年   156篇
  2014年   344篇
  2013年   428篇
  2012年   446篇
  2011年   468篇
  2010年   292篇
  2009年   308篇
  2008年   340篇
  2007年   403篇
  2006年   384篇
  2005年   304篇
  2004年   260篇
  2003年   226篇
  2002年   163篇
  2001年   110篇
  2000年   68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61.
人的自然、社会、文化和精神多重存在的生态结构,成就了人与自然、社会,人与人,以及人与自身的多重存在关系。在生态系统结构中,这种关系是趋向自由的。文艺生态审美在这多重自由关系中呈现着人的生态化的生命自由体验。在生态自由体验中的人类,能够从本质上认识自然,体认自然,能够真正地从生态意义上去体验人的生态性存在。  相似文献   
62.
This study serves to validate a Chinese translation of the Digital Native Assessment Scale (C-DNAS) and assess if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exist between a sample of students and teachers from a culture different than the one used i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DNAS. Participants were 402 university students from one province in Mainland China. Results of the confirmatory factor analysis revealed that the C-DNAS possessed a stable factorial structure and was a valid measure among Chinese-speaking participants in Mainland China. Tests of measurement invariance revealed score equivalence among the students for each of the four factors of the C-DNAS: grew up with technology; comfortable with multitasking; reliant on graphics for communication; and thrive on instant gratifications and rewards, by computer self-efficacy and experience. Finally, tests of latent mean differences revealed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each of the four factors by computer experience but not by computer self-efficacy. Implications for research a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63.
高师院校加强对创新型教师培养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创新是民族进步、国家兴旺的不竭动力。高师院校承担着为基础教育培养创新型教师的任务。章在论述了创新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关系、创新型教师的基本特征后,着重探讨了高师院校培养创新型教师的6条途径。  相似文献   
64.
The article reports on a study that explored the personal narratives of two female travelling academics at a Swedish University who had moved from Australia. To complement previous accounts of difficult migration and enculturation within the research literature, this article focuses mainly on the successful experiences of the academics and how their own sense of agency allowed them to navigate the new educational context. The article identifies key factors that have enacted these achievements and contributes to the understanding of travelling academics and their needs as they move to new higher education contexts. In particular, the article contributes to the long-term migration to a non-English-speaking country (Sweden) by two academics who had previously studied and worked within an English-speaking university system (Australia). In conclusion, the article suggests ways pedagogy and policy can respond to support other international academics who choose to travel and work in another country, enhancing and ‘living’ internationalization within the global world.  相似文献   
65.
中国共产党90年的历史,是一部推进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建设的历史。中国共产党加强学习型政党建设,是同党的历史发展相联系的,经过延安时期、建国初期和改革开放新时期,我们党逐渐锻造成为光荣的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并在实践中探索形成了建设学习型政党的丰富经验。通过建设学习型政党,中国共产党成功地解决了建设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历史新课题。  相似文献   
66.
神话,是原始先民们留下的宝贵文化遗产。司马迁在《史记》《殷本纪》、《周本纪》、《秦本纪》三篇本纪的开端,分别引用了殷、周、秦起源的神话传说。这些充满神秘色彩的神话,蕴藏着耐人寻味的文化内涵。研究探讨这些神话传说,既可以使我们进一步认识《史记》的伟大价值,又可以挖掘其蕴藏着的文化元素,从而探究原始社会的奥秘。  相似文献   
67.
唐寅和苏曼殊两人在家庭背景、生活态度和人生旨趣方面有很多相似之处,同时他们诗歌创作在内容和手法方面也颇具异曲同工之妙,虽身处不同时代他们却不约而同的以类似的方式反映了当时的时代气息及其个人的独特气质。  相似文献   
68.
美国和印度两国发展学前补偿教育项目的经验可以主要概括为:积极认识学前教育在个体和社会发展中的价值和意义;以法律法规的形式确立学前教育的性质和地位;政府加强对学前补偿教育项目的管理,促进学前教育有序发展;政府不断扩大对学前补偿教育的财政支持,着力保障学前教育公平;提高参与学前补偿教育项目工作人员的素质和待遇,保障学前教育的质量。这些经验对于我国处于弱势地位的农村学前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和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69.
释“庚”     
"庚"字的本义目前学术界尚无定说。从对古今学者观点及"庚"字后起义项的分析来看,"庚"的本义应该是"有耳可摇之乐器"。其演变过程应为:"庚"从"有耳可摇之乐器"的本义引申出"接续"义和"更替"义,表示天干第七位及年龄是"庚"的假借义。  相似文献   
70.
在美国、欧洲、日本等发达国家,学生贷款与个人征信体系的良性互动在实践中分别形成特色鲜明的市场化模式、公营模式和会员制模式,基本解决了学生贷款的个人隐私和信用信息共享之间的矛盾,成为这些国家学生贷款成功的关键所在。我国需要借鉴这些实践模式的有益经验,进行相应的政策改进,以便完善学生贷款与个人征信体系的互动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